高职教育 > 电子信息类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项目化教程

书号:9787113310127 套系名称:“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作者:匡青云 周洋 吕坤颐 出版日期:2024-12-01

定价:59.8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汪敏 责任编辑:汪敏 绳超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 适用层次:高职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4-12-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包括绘制电力传输系统简图及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典型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仿真与调试,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数码显示和报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9个项目,覆盖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每个项目均围绕实际工程应用展开,旨在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融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直流稳压电源与功率放大器制作等应用项目,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独立学院、成人高校的机电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气类、能源类、制造类和电子类等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作为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
  •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电工技术的应用涉及家庭电器、照明、交通运输等方面,而电子技术则让人们享受到了智能手机、电视、音响、游戏等高科技产品的便利。在工业生产中,电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电子技术则在通信、计算机、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
    本书在“双高”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立足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和岗位群的职业标准与技术技能要求,共设计9个项目,以项目引入、学习目标、项目评价表、技术赋能、课后习题的基本架构进行编写。每个项目围绕学习目标拆解知识点,强化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书中采用大量插图,以便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理解。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绘制电力传输系统简图及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典型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仿真与调试,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数码显示和报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全书建议分两学期学习,每学期64课时,也可根据学生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选相关项目进行学习。
    本书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匡青云、周洋、吕坤颐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组织、修改和定稿工作;曾维信、龚旭、李星月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匡青云编写项目4、项目5,周洋编写项目8、项目9,吕坤颐编写项目1,曾维信编写项目3,龚旭编写项目6、项目7,李星月编写项目2。本书的编写得到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立项建设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跨专业教学团队的支持,得到了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匡云的技术指导,得到了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列的案例分享,并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资料,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独立学院、成人高校的机电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气类、能源类、制造类和电子类等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作为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为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本书配有相关PPT、教案等资源,可登录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https: //www.tdpress.com/51eds下载。
    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不断的迭代与革新,人的成长亦是一个持续学习并自我完善的过程。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读者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对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和完善。
    编者
    2024年6月
  • 项目1绘制电力传输系统简图及安全用电1
    项目引入1
    学习目标1
    任务1电力传输系统1
    任务2安全用电基础6
    项目评价表11
    技术赋能12
    课后习题13
    项目2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5
    项目引入15
    学习目标15
    任务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5
    任务2直流电路的基本元件及电源20
    任务3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24
    任务4直流电路分析方法27
    任务5线性电路的暂态过程31
    项目评价表34
    技术赋能35
    课后习题35
    项目3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安装37
    项目引入37
    学习目标37
    任务1正弦交流电的认识37
    任务2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43
    任务3RLC组合交流电路50
    项目评价表56
    技术赋能58
    课后习题59
    项目4典型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仿真与调试61
    项目引入61
    学习目标61
    任务1多地控制电路的分析、仿真与调试61
    任务2顺序启动电路的分析、仿真与调试81
    项目评价表85
    技术赋能86
    课后习题88
    项目5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89
    项目引入89
    学习目标89
    任务1电工仪表的使用与元件检测89
    任务2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装调95
    项目评价表105
    技术赋能106
    课后习题107
    项目6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108
    项目引入108
    学习目标108
    任务1认识半导体二极管108
    任务2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118
    项目评价表126
    技术赋能127
    课后习题127
    项目7功率放大器的制作130
    项目引入130
    学习目标130
    任务1认识晶体管130
    任务2认识放大电路135
    任务3功率放大器的装调与测试151
    项目评价表169
    技术赋能170
    课后习题171
    项目8数码显示和报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75
    项目引入175
    学习目标175
    任务1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175
    任务2数字钟译码显示和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215
    项目评价表235
    技术赋能237
    课后习题240
    项目9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243
    项目引入243
    学习目标243
    任务1数字钟校时电路和分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243
    任务2数字钟计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259
    任务3秒脉冲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285
    任务4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300
    项目评价表307
    技术赋能308
    课后习题309
    附录A图形符号对照表313
    参考文献314
  •       匡青云,湖北黄冈人,现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主讲课程包括《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模拟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参编教材《精冲——技术解析与工程运用》专著1部,参研“闭挤式精冲成形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5521)一项,主研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企业研究项目4项,公开发表论文5篇,其中包括2篇CSCD论文,专利10余项,兼任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周洋,重庆合川人,现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方向研究与教学。主讲《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技术及应用》等专业课程,出版教材8部,担任主编4部,主持、参与各类教改科研课题十余项目,其中省部级3项。公开发表论文17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中发表论被EI收录3篇,北大中文核心1篇。专利10余件,其中排名第一的专利2件。
    
          吕坤颐,男,汉族,1983年12月,四川邻水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主任,副教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重庆半导体行业协会成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二级技师,半导体工艺高级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主讲《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课程;主持建设校级精品课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主编参编《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初级)》、《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集成电路制造工艺》、《SMT工艺》等教材;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10多项专利。
  • 本书在“双高”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立足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和岗位群的职业标准与技术技能要求,共设计9个项目,以项目引入、学习目标、项目评价表、技术赋能、课后习题的基本架构进行编写。每个项目围绕学习目标拆解知识点,强化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书中采用大量插图,以便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