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 专著
“中文+职业技能”文化教程
书号:9787113313616 套系名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文+职业技能’文化类教材研发与教学资源建设”成果
作者:孙雨桐 出版日期:2024-12-01
定价:32.00 页码 / 开本: /16
策划编辑:何红艳 责任编辑:何红艳 贾淑媛
适用专业:专著 适用层次:高等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4-12-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以通识性文化知识为背景,以中国技术、工匠精神为核心和重点,突出职业技术特色,弘扬中国工匠精神,包括中国古代技术、中国现代技术、中国工匠、中国方案、中国与世界等五章内容。 本书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深切体会中国工匠精神,领悟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达成“中文+”培养“精技术、通语言、懂文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本书在潜移默化中讲述中国故事,有利于消弭文化隔阂,表达中国主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本书可作为“中文+职业技能”专业及“中文+职业技能”特色孔子学院文化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培训书。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基于此,本书坚持情感性原则,致力于培养学习者对中华文化、中国职教的积极态度和对汉语学习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兴趣,加深对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民的感情。一方面,在宏观上,培养学习者对于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职教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从微观上,通过生活相关话题,引发学习者情感共鸣,使得学习者认同并热爱中国以及中国职教事业,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者。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以提升中国科技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为育人导向,从提升中国科技价值入手,做到以技服人,从中国视角出发,展现科学全球观,使学习者了解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对于世界的贡献,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全球发展观、价值观、责任观和合作观。 本书以中国职业技术文化类内容为核心,融入汉语要素及中华文化要素,通过文化元素与中国故事的选择、呈现与阐释,传播中国职业技术文化,塑造中国职教文化品牌。本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文化的讲述者、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的国际传播者。该目标体系的核心是:使学习者具备基本的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传播能力。 本书包含中国古代技术、中国现代技术、中国工匠、中国方案、中国与世界五部分。“中国古代技术”和“中国现代技术”重点介绍古代及近现代中国主要技术成就,涉及农业、建筑业、化工业、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方面,并以主要技术成就为线索,塑造中国技术的国际形象,突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品牌价值,彰显中国科技实力;“中国工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匠人”,如鲁班、钱学森等,以匠人故事为线索,着力体现中国工匠精神,进而彰显中国技术精神,包括实践精神、家国情怀、技术认识等;“中国方案”主要介绍中国在环保、网络安全、科技合作、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主张和策略,通过具有时代性、引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智慧与举措,彰显中国方案的科学性、时代性与可借鉴性,体现中国的大国风范与决策力量;“中国与世界”部分立足全球,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技术对世界的贡献以及中国的国际化倡议出发,引发学习者的共鸣和深思,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感和国际地位。 本书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 年度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中文+ 职业技能’文化类教材研发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编号:21YH039CX5)成果,面向“中文+ 职业技能”专业,服务“中文+ 职业技能”文化课程教学,旨在以通识性文化知识为背景,以中国技术、工匠精神为核心和重点,突出职业技术特色,弘扬中国工匠精神,让学习者深切体会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达成“中文+” 培养“精技术、通语言、懂文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本书以中国职业技术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内容深度及语言难度,要求学习者具有高级汉语水平,以及一定的职业技术专业知识。本书可用作“中文+ 职业技能”专业及“中文+ 职业技能”特色孔子学院文化类课程的教材,及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培训书。 限于编者水平和时间,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 年9 月
第一章 中国古代技术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 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 5 第三节 中国古代化学技术 9 第四节 中国古代天文技术 11 第五节 中国古代医学技术 14 第六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17 第二章 中国现代技术 19 第一节 信息技术 19 第二节 铁路技术 24 第三节 航天技术 29 第四节 工程机械技术 34 第五节 材料技术 37 第六节 农业技术 40 第七节 医疗技术 43 第三章 中国工匠 46 第一节 鲁 班 46 第二节 李 冰 49 第三节 蔡 伦 50 第四节 华 佗 52 第五节 黄 道 婆 54 第六节 詹 天 佑 56 第七节 李 四 光 58 第八节 钱 学 森 60 第九节 钱 三 强 63 第十节 袁 隆 平 66 第十一节 屠 呦 呦 69 第四章 中国方案 72 第一节 自力更生 72 第二节 教育强国 74 第三节 生态文明 79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 81 第五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3 第五章 中国与世界 86 第一节 大国担当 86 第二节 中国机遇 89 第三节 中国国际地位 91 第四节 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 95 参考文献 100
孙雨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本书以通识性文化知识为背景,以中国技术、工匠精神为核心和重点,突出职业技术特色,弘扬中国工匠精神,包括中国古代技术、中国现代技术、中国工匠、中国方案、中国与世界等五章内容。 本书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深切体会中国工匠精神,领悟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达成“中文+”培养“精技术、通语言、懂文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本书在潜移默化中讲述中国故事,有利于消弭文化隔阂,表达中国主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