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教材 > 电子信息工程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
书号:9787113289164 套系名称:“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唐志珍 张永格 王淼 出版日期:2022-04-01
定价:45.00 页码 / 开本:0 /16
策划编辑:王春霞 责任编辑:王春霞 包宁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教材 适用层次:高等职业(专科)
最新印刷时间:2022-09-16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及应用、三相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电路的瞬态过程、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技能训练。 本书内容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在内容的选取上,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将理论讲授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本书在每章内容之前配有学习目标、素质目标,每章中配有丰富的例题,方便师生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差异选用。每章中的应用实例突出知识的应用,每章的习题附有参考答案。教材内容中包含与基本知识对应的基础实验和实训内容,方便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融“教、学、做”于一体。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通信信号、供用电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进修电路分析知识的各类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协调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基本的电路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本书还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电路知识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在重要章节增加微课、动画、视频等辅助学生学习,提高逻辑推理、思辨和推演等理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与学生已修课程的衔接,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将理论讲授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内容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本书在每章内容之前配有学习目标、素质目标,每章中配有丰富的例题,方便师生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差异选用。各章中的应用实例突出知识的应用,习题附有参考答案。教材内容中包含与基本知识对应的实训内容,方便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融“教、学、做”于一体。 每个基础实验的实验准备中都配有思考题,引导学生做好完成基础实验的充分准备。每个基础实验都设计有学生动手练习、训练或制作环节,通过十余个不同层次的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元器件识别、电路识图与分析、电路焊接与调试等电路方面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从事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实验后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推动学生分析总结实验内容,通过总结提升实验的效果。 本次再版,主要对上一版中的错漏之处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部分习题。 本书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唐志珍、张永格、王淼任主编;伍志丹、张欣、王艳华、杨华勋任副主编;李昕、于燕平、姚明阳、茹岩参与了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在使用之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利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本书内容。谨表谢忱! 编者 2021年10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1电路和电路模型2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2 112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3 113电路的工作状态4 12电路的主要物理量5 121电流及参考方向5 122电位、电压及电动势6 123电功率及电能9 13电阻元件11 131电阻元件及伏安特性11 132电阻元件的功率12 14电压源与电流源12 141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12 142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14 143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16 15基尔霍夫定律18 151电路的几个常用名词19 15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9 15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21 16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4 小结26 拓展阅读27 习题128 第2章 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34 2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34 211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34 212电阻的串联及等效35 213电阻的并联及等效37 214电阻的混联及等效38 22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 等效变换39 221电阻的星形连接(接)与三角形 连接(△接)39 222等效变换的方法40 23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41 231支路电流法41 232网孔电流法42 233节点电压法44 234弥尔曼定理46 24叠加定理47 25戴维南定理48 小结50 拓展阅读52 习题253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及应用59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59 3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65 321复数65 3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8 33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69 331纯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70 332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72 333纯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74 34RLC交流电路的分析76 341RLC串联交流电路的分析76 342RLC并联交流电路的分析79 35RLC谐振电路的分析80 351串联电路的谐振81 352并联电路的谐振83 36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及功率因数85 361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85 362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 三角形86 363功率因数的提高87 小结89 拓展阅读92 习题393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及应用100 41三相电源100 41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100 412三相电源的连接101 42三相负载105 421负载的星形连接105 422负载的三角形连接107 43三相电路的功率109 4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11 441星形连接的不对称三相电路111 442三角形连接的不对称三相 电路113 45三相交流电的典型应用114 小结115 拓展阅读116 习题4118 第5章 互感耦合电路123 51自感与互感123 511自感与自感电压123 512互感与互感电压124 513同名端126 52互感耦合电路的分析128 521互感线圈的串联128 522互感线圈的并联129 523互感线圈的T型等效130 53空芯变压器130 54理想变压器133 541理想变压器的条件133 542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133 小结135 拓展阅读136 习题5137 第6章 线性电路的瞬态过程141 61瞬态过程及换路定律141 611瞬态过程的基本概念142 612换路定律142 613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143 62RC电路的瞬态过程144 621RC电路的充电过程144 622RC电路的放电过程146 63RL电路的瞬态过程147 631RL电路接通直流电源147 632RL电路短接149 6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150 641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一般规律150 642一阶电路三要素法的应用150 小结153 拓展阅读154 习题6155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59 71非正弦周期量的产生、合成与分解159 711非正弦周期量的产生159 712非正弦周期量的合成与分解160 72非正弦周期量的最大值、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165 721非正弦周期量的最大值165 722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165 723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值166 724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功率166 73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168 小结170 拓展阅读172 习题7173 第8章 电路基础实验与实训178 81电路基础实验综述178 811电路基础实验的目的178 812电路基础实验的要求179 813电路基础实验的注意事项180 82基础实验180 821直流电路的认知实验180 82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182 823戴维南定理的验证184 824叠加定理的验证186 825正弦交流电路的认识187 826RL串联电路和RC串联电路的 电压与电流关系研究189 827荧光灯电路的安装及功率因数 的提高192 828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194 829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电路的测量196 8210互感耦合线圈的测试实验199 8211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201 83实训204 习题参考答案 213 参 考 文 献 222
唐志珍,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主讲教师先后承担过《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电路基础》、《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和《电路认知与电气装配》、《数字钟的安装与调试》、《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稳压电源与充电器的组装和调试》、《电工操作技能培训》和《维修电工上岗证培训》等技能实训指导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自治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职通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主持院级精品课《电路分析基础》的研究与建设,承担电工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教育软件的开发任务,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主编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获得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 王淼,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先后承担《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电路基础》、《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教学任务和《电路认知与焊接》、《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工操作技能培训》和《维修电工上岗证培训》等技能实训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广西区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获区级二等奖1次,柳州市二等奖1次。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5项,外观专利4项。 主持或参与科研、教改课题10余项。 参编教材4本,其中《电路分析基础》获得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通信信号、供用电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进修电路分析知识的各类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