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类 > ---大类---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第三版)
书号:9787113245733 套系名称: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精品系列
作者:刘冬杰 郑德庆 出版日期:2018-08-01
定价:49.80 页码 / 开本:280 /16
策划编辑:刘丽丽 责任编辑:刘丽丽 彭立辉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普通高等院校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在第一版《大学计算机基础》(刘文平主编)及第二版《大学计算机基础》(刘冬杰主编)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最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理念及计算机的最新发展与应用编写而成。本书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详尽全面地介绍了Windows 7和Office 2010版的知识,并提供了书中所讲Office 2010知识点的视频。凡购买本教材的学校,都可以向编者申请免费使用本教材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这个平台上有本教材近300个知识点的学习视频,150个可操作知识点的在线测试、单元学习、强化训练、模拟考试和职场实训等学习模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难题。
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的有关技术知识;第2章介绍Windows 7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及应用软件的使用;第3、4、5章分别介绍2010版的Word、Excel 、PowerPoint的应用;第6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技能的应用;第7章介绍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通过学习本书,可使学生掌握计算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应用的最新动态,掌握信息运用能力和Office应用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无
第1章?计算机概论
1.1?计算机概述 1
1.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1.1.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
1.2?数制和信息编码 4
1.2.1?数制的概念 4
1.2.2?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5
1.2.3?信息存储单位 6
1.2.4?常见的信息编码 6
1.3?个人计算机 6
1.3.1?个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7
1.3.2?个人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4
1.3.3?平板计算机简介 14
1.3.4?智能手机简介 15
1.4?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6
1.4.1?数据与数据处理 16
1.4.2?数据的组织级别 16
1.4.3?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16
1.4.4?数据库管理系统 17
1.5?程序设计基础 17
1.5.1?程序设计的概念 17
1.5.2?程序设计方法 18
1.5.3?程序设计语言 18
1.5.4?软件开发过程 18
1.6?多媒体技术基础 19
1.6.1?多媒体技术概述 19
1.6.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0
1.6.3?流媒体技术概述 22
1.7?VR技术概述 23
1.7.1?VR的特征 23
1.7.2?关键技术 24
1.7.3?应用领域 24
1.7.4?技术发展前景的展望 24
1.8?大数据与云计算 25
1.8.1?大数据的概念 25
1.8.2?大数据的特点 25
1.8.3?大数据时代 25
1.8.4?云计算 25
1.9?计算机安全 28
1.9.1?计算机病毒 29
1.9.2?网络黑客 30
1.9.3?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防范 30
1.10?人工智能 31
1.10.1?人工智能的定义 31
1.10.2?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32
1.10.3?人工智能的研究 32
第2章?Windows 7操作系统
2.1?Windows 7概述 33
2.1.1?Windows 7简介 33
2.1.2?键盘和鼠标的使用 37
2.2?美化桌面 38
2.2.1?桌面的组成 38
2.2.2?调整桌面的操作 39
2.3?配置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43
2.3.1?添加和删除程序 43
2.3.2?安装和使用打印机 45
2.3.3?在计算机中添加新硬件 47
2.4?管理文件 49
2.4.1?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49
2.4.2?“计算机”和“资源管理器”窗口 50
2.4.3?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52
2.4.4?压缩文件 59
2.4.5?库的概念与操作 59
2.5?优化计算机 60
2.5.1?整理磁盘和磁盘碎片 61
2.5.2?Windows优化大师应用 62
2.6?常用软硬件操作 63
2.6.1?虚拟光驱 63
2.6.2?多媒体播放(Media Player) 64
2.6.3?Windows Media Center 65
2.6.4?Flash播放器 66
2.6.5?PDF阅读 67
2.6.6?图片处理 68
2.6.7?截图工具 69
2.6.8?闪存盘的使用 69
2.6.9?刻录机的使用 70
第3章?文稿编辑软件Word 2010
3.1?Word 2010概述 72
3.1.1?Word 2010的窗口组成 72
3.1.2?Word 2010自定义“功能区”设置 77
3.1.3?Word 2010文件保存与安全设置 79
3.1.4?Word 2010“选项”设置 80
3.2?Word文稿输入 82
3.2.1?页面设置 83
3.2.2?使用模板或样式建立文档格式 85
3.2.3?输入特殊符号 87
3.2.4?输入项目符号和编号 88
3.2.5?使用“自动更正”“剪贴板”或“自动图文集”实现字符快速输入 91
3.2.6?套打相同格式的简单文稿——邮件合并应用 92
3.3?文档编辑 94
3.3.1?编辑对象的选定 94
3.3.2?查找与替换 95
3.3.3?文档复制和粘贴 98
3.3.4?分栏操作 99
3.3.5?首字(悬挂)下沉操作 100
3.3.6?分节和分页 101
3.3.7?修订与批注 101
3.3.8?拼写和语法改正及文档字数统计 104
3.3.9?中/英文和英/中文在线翻译 104
3.4?文档格式化 105
3.4.1?字符格式化 105
3.4.2?段落格式化 108
3.4.3?使用“样式”格式化文档 109
3.4.4?快速设置图片格式 113
3.4.5?底纹与边框格式设置 114
3.4.6?页面格式化设置 116
3.5?在文档中插入元素 118
3.5.1?插入文本框 119
3.5.2?插入图片 120
3.5.3?插入SmartArt图 126
3.5.4?插入公式 129
3.5.5?插入艺术字 130
3.5.6?插入超链接 131
3.5.7?插入书签 132
3.5.8?插入表格 133
3.5.9?插入图表 138
3.6?长文档编辑 139
3.6.1?为文档应用主题效果 139
3.6.2?页码 140
3.6.3?页眉与页脚 141
3.6.4?脚注与尾注 142
3.6.5?目录与索引 143
第4章?数据统计和分析软件Excel 2010
4.1?Excel 2010基础 147
4.1.1?Excel 2010工作表 147
4.1.2?Excel 2010基本概念 148
4.1.3?Excel 2010基本操作 149
4.2?工作表数据输入与工作表格式化 154
4.2.1?工作表数据输入基础 154
4.2.2?文本输入 155
4.2.3?数字输入 155
4.2.4?公式和函数输入 157
4.2.5?创建迷你图 162
4.2.6?提高数据输入正确性和效率的方法 163
4.2.7?工作表格式化 168
4.3?工作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171
4.3.1?数据统计与分析概述 171
4.3.2?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统计函数、IF函数、RANK函数、排序、筛选的应用 172
4.3.3?职工工资的统计分析——日期函数和分类汇总的应用 179
4.3.4?销售记录表的制作和分析——VLOOKUP函数和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180
4.3.5?银行存款利息计算——财务函数应用 185
4.3.6?购房贷款、银行利息计算——模拟运算表应用 185
4.3.7?销售表合并统计计算——报表合并计算应用 186
4.3.8?学生成绩表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 187
4.4?Excel图表应用 191
4.4.1?图表概述 191
4.4.2?建立图表操作 192
4.4.3?图表编辑和格式化 193
4.4.4?复杂图表 194
第5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0
5.1?PowerPoint 2010概述 197
5.1.1?PowerPoint 2010常用术语 198
5.1.2?PowerPoint 2010窗口界面 199
5.1.3?PowerPoint 2010视图方式 200
5.1.4?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02
5.2?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的制作 206
5.2.1?演示文稿的插入元素操作 206
5.2.2?演示文稿的编辑 213
5.3?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的放映 216
5.3.1?演示文稿放映概述 216
5.3.2?设置幻灯片放映的切换方式 216
5.3.3?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217
5.3.4?设置幻灯片的超链接效果 219
5.3.5?幻灯片的放映控制 220
5.4?幻灯片制作的高级技巧 223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网络信息应用
6.1 信息和信息能力 225
6.1.1?信息和信息能力概述 225
6.1.2?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227
6.2?计算机网络基础 227
6.2.1?计算机网络简述 227
6.2.2?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28
6.2.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30
6.2.4 C/S结构与B/S结构 231
6.2.5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231
6.2.6?无线网络技术 233
6.3?浏览Internet 234
6.3.1 在Internet浏览器中获取信息 234
6.3.2?使用Internet信息检索 235
6.3.3?Internet 优化操作 236
6.4 文件的下载与上传 238
6.4.1 认识不同的下载方式 238
6.4.2 使用迅雷工具下载文件 239
6.5 即时通信与网络交流 240
6.5.1?电子邮件通信 240
6.5.2 电子邮件的使用 241
6.5.3 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 243
6.5.4 博客 247
6.5.5 微博 249
6.5.6 微信 251
6.6?移动互联技术 253
6.6.1?移动互联技术概述 253
6.6.2?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254
6.6.3?手机APP应用 254
6.7?慕课(MOOC) 258
6.7.1?认识慕课 258
6.7.2?慕课学习 259
第7章?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7.1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系统的运行与登录 261
7.1.1 网络学习平台系统学生客户端运行条件 261
7.1.2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登录与设置 262
7.2?网络平台的学生学习模块 263
7.2.1?知识点学习 264
7.2.2?作业 265
7.2.3?单元测试 266
7.2.4?强化训练 267
7.2.5?综合测试 267
7.2.6?职场实训 268
7.2.7?讨论区 269
7.2.8?统计信息 2701.增加了VR技术概述、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知识;
2.增加了移动互联技术及慕课(MOOC)等知识;
3.书中所有office2010应用中的知识点都新增了相应的视频;
4.凡购买本教材,都可以向编者申请免费使用本教材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这个平台上有本教材近300个知识点的学习视频,150个可操作知识点的在线测试、单元学习、强化训练、模拟考试和职场实训等学习模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