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类 > ---大类---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
书号:9787113240356 套系名称:普通高等教育材料专业规划教材
作者:胡保全 出版日期:2017-12-01
定价:42.50 页码 / 开本:288 /16
策划编辑:初祎 责任编辑:徐盼欣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主要阐述了金属热处理基本原理和工艺,内容包括固态相变概述、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钢的回火转变、合金的脱溶沉淀与时效、普通热处理、钢的表面淬火、钢的化学热处理、特种热处理和常用热处理炉简介。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其他材料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以及材料研究人员及热处理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无
- 第1章固态相变概论11.1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11.1.1按固态相变类型随外界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变化分类11.1.2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41.2固态相变的主要特点41.2.1相变驱动力51.2.2相变阻力51.2.3位向关系与惯习面71.2.4晶体缺陷的作用71.2.5形成过渡相71.3固态相变的形核71.3.1均匀形核71.3.2非均匀形核81.4固态相变时的晶核长大91.4.1新相晶核的长大规律91.4.2新相长大速度11思考题13第2章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142.1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及性能142.1.1奥氏体的组织与晶体结构142.1.2奥氏体的性能152.2奥氏体的形成152.2.1奥氏体的形成条件152.2.2奥氏体的形成机理162.3奥氏体形成动力学192.3.1共析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192.3.2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分析212.3.3影响奥氏体等温转变速度的因素222.3.4连续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特征242.4奥氏体晶粒长大及控制252.4.1奥氏体晶粒度252.4.2奥氏体晶粒长大与第二相颗粒的影响262.4.3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272.5粗大晶粒的遗传与切断292.5.1钢在加热时的过热现象292.5.2粗大奥氏体晶粒的遗传及其控制29思考题31第3章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323.1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图323.1.1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333.1.2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因素343.1.3IT曲线的基本类型383.2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图393.2.1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图403.2.2CT曲线的基本类型423.3IT曲线与CT曲线的比较和应用423.3.1IT曲线与CT曲线的比较423.3.2IT曲线与CT曲线的应用43思考题44第4章珠光体转变454.1珠光体的组织形态与性能454.1.1珠光体的组织形态454.1.2珠光体的性能474.2珠光体的转变过程484.2.1珠光体转变热力学484.2.2珠光体转变机理494.2.3珠光体转变中的位向关系534.3珠光体转变动力学544.3.1珠光体形核率及长大速度544.3.2珠光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方程554.3.3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的因素554.4先共析转变584.4.1先共析转变条件和先共析相形态594.4.2伪共析转变614.5钢中碳化物的相间析出614.5.1相间析出产物的形态和性能614.5.2相间析出条件63思考题65第5章马氏体转变665.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转变特点665.1.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665.1.2马氏体的转变特点695.2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和影响因素725.2.1马氏体的组织形态725.2.2影响马氏体形态及内部亚结构的因素765.3马氏体转变晶体学785.4马氏体转变热力学815.4.1马氏体相变热力学条件815.4.2影响Ms点的因素835.5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865.5.1变温马氏体转变865.5.2等温马氏体转变875.5.3自促发形核与瞬间长大885.5.4表面转变895.5.5热弹性马氏体895.6马氏体的力学性能905.6.1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915.6.2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925.6.3马氏体的相变诱发塑性945.7奥氏体的稳定化955.7.1奥氏体的热稳定化955.7.2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975.8热弹性马氏体与形状记忆效应975.8.1热弹性马氏体975.8.2伪弹性与形状记忆效应985.8.3形状记忆合金应用实例99思考题100第6章贝氏体转变1016.1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亚结构1016.1.1上贝氏体1016.1.2下贝氏体1026.1.3无碳化物贝氏体1036.1.4粒状贝氏体1046.1.5反常贝氏体1056.1.6柱状贝氏体(B柱)1056.2贝氏体转变的特征和晶体学1056.2.1贝氏体转变的特征1056.2.2贝氏体转变的晶体学1066.3贝氏体转变热力学分析1076.3.1贝氏体转变热力学条件1076.3.2Bs点及其与钢成分的关系1086.4贝氏体转变机制1086.4.1贝氏体相变的切变理论1086.4.2贝氏体相变的台阶扩散理论1106.5贝氏体转变动力学1106.6贝氏体的力学性能1136.6.1贝氏体的强度和硬度1136.6.2贝氏体的塑性和韧性1146.7魏氏组织1166.7.1魏氏组织的形态和特征1166.7.2魏氏组织的形成条件1176.7.3魏氏组织的形成机理1186.7.4魏氏组织的力学性能118思考题118第7章钢的回火转变1207.1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变化1207.1.1马氏体中碳原子的偏聚1217.1.2马氏体的分解1217.1.3残余奥氏体的转变1247.1.4碳化物的转变1267.1.5碳化物球化、聚集长大和α相的回复与再结晶1277.1.6马氏体的回火产物1297.2合金元素对回火的影响1297.2.1提高钢的回火抗力1297.2.2引起二次硬化1307.3淬火钢回火时力学性能的变化1327.3.1硬度的变化1327.3.2其他力学性能的变化1327.4钢的回火脆性1337.4.1低温回火脆性1347.4.2高温回火脆性1357.5非马氏体组织回火时的变化137思考题139第8章合金的脱溶沉淀与时效1408.1概述1408.1.1合金的固溶和脱溶沉淀1408.1.2脱溶沉淀的分类1418.2有色合金中的脱溶1418.2.1Al?Cu合金的脱溶沉淀1418.2.2晶体缺陷对时效的影响1458.2.3合金时效后的性能1478.3钢的时效1488.3.1低碳钢的淬火时效1488.3.2低碳钢的形变时效1498.3.3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151思考题151第9章普通热处理1539.1钢的退火与正火1539.1.1钢的退火1539.1.2钢的正火1589.1.3退火、正火后钢的组织和性能1589.1.4退火、正火缺陷1599.2钢的淬火1619.2.1淬火的定义、目的及必要条件1619.2.2淬火介质1619.2.3钢的淬透性1669.2.4淬火工艺1719.2.5等温淬火工艺1749.2.6冷处理1749.2.7淬火冷却方法1759.2.8淬火缺陷与防止1769.3钢的回火1829.3.1回火温度的确定1829.3.2回火时间的确定1859.3.3回火后的冷却1869.4有色金属的热处理1869.4.1退火1869.4.2固溶和时效1869.5淬火工艺的发展及应用1879.5.1奥氏体晶粒超细化1879.5.2控制马氏体组织形态的热处理1889.5.3改善钢中第二相形态的热处理190思考题191第10章钢的表面淬火19210.1表面淬火的分类及应用19210.1.1表面淬火的分类19210.1.2表面淬火的应用19310.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19310.2.1感应加热基本原理及特点19310.2.2感应加热时钢的相变特点19410.2.3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19510.2.4高频感应表面淬火工艺的制订19710.2.5表面淬火用钢19910.3火焰加热表面淬火20010.3.1火焰用可燃气体及特性20010.3.2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工艺简介20110.3.3影响火焰加热表面淬火质量的因素20110.3.4火焰淬火的优、缺点20210.4其他表面淬火法20310.4.1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20310.4.2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203思考题204第11章钢的化学热处理20511.1化学热处理的一般过程20511.1.1渗剂的分解20511.1.2吸附20611.1.3扩散20611.2钢的渗碳20711.2.1渗碳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渗碳用钢20711.2.2固体渗碳20911.2.3液体渗碳21011.2.4气体渗碳21011.2.5渗碳后的热处理21211.2.6渗碳层深度测量21411.2.7渗碳后钢的组织与性能21411.2.8渗碳后的质量检验21711.3钢的渗氮21811.3.1渗氮的特点和分类21811.3.2Fe?N相图和氮化层组织21811.3.3氮化前的热处理21911.3.4气体渗氮原理22011.3.5气体氮化工艺22211.3.6渗氮件的质量检验22311.3.7离子渗氮22411.4钢的碳氮共渗22511.4.1碳和氮同时在钢中扩散的特点22511.4.2中温碳氮共渗工艺22611.4.3低温氮碳共渗工艺(软氮化)22811.5钢的渗硼22911.5.1渗硼层的组织性能22911.5.2渗硼法22911.5.3渗硼前处理和渗硼后热处理23011.6渗金属23011.6.1钢的渗铝23111.6.2钢的渗铬232思考题233第12章特种热处理23512.1真空热处理23512.1.1关于真空的基本知识23512.1.2真空热处理的伴生现象及其特异效果23612.1.3真空热处理的应用23812.2形变热处理24212.2.1相变前进行形变的形变热处理24312.2.2相变过程中进行形变24912.2.3相变后进行形变25012.3激光表面热处理25112.3.1激光束表面改性原理25112.3.2激光束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252思考题254第13章常用热处理炉简介25513.1热处理电阻炉25513.1.1热处理电阻炉的基本类型25513.1.2普通型间隙式箱式电阻炉25613.1.3井式电阻炉25713.1.4台车炉及罩式电阻炉25813.2热处理浴炉25913.2.1浴炉的特性25913.2.2按浴液分类的浴炉26013.2.3按加热方式分类的浴炉26013.3可控气氛热处理炉26113.3.1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26113.3.2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结构特点26113.3.3密封箱式炉26113.3.4推杆式光亮淬火连续炉26213.4真空热处理炉26313.5表面热处理设备26613.5.1感应加热设备26613.5.2等离子渗氮炉267思考题269附录A常用钢临界点、淬火加热温度及Ms点270附录B钢的硬度与强度换算表274参考文献277
本书为金属材料加工方面的教材。全书除介绍了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及钢的回火转变还针对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对一些典型合金的实效相变进行了概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