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第二版)
书号:9787113189020 套系名称:“十二五” 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规划教材
作者:张琴友 出版日期:2014-08-01
定价:34.00 页码 / 开本:256 /16
策划编辑:何红艳 责任编辑:何红艳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高职高专
最新印刷时间:
本书以汽车使用性能的理论和检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等各个性能的定义、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和标准及检测结果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对汽车技术状况做出等级评定并合理使用汽车。
本书系统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把有关标准及其检测设备、检测结果处理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项目课程教学体系,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汽车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汽车运输行业、汽车维修行业、汽车销售行业、汽车保险公估行业、汽车检测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用书。无
绪论 ........................................................1
一、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概念 .......1
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特征 .......4
三、汽车性能检测站工位布置 .......5
四、汽车性能检测站工艺路线 .......8
习题 .............................................................9
任务1 汽车的动力性检测 ....................10
一、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10
二、汽车的驱动力 .........................11
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13
四、汽车驱动力平衡方程 .............19
五、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19
六、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22
七、汽车的功率平衡 .....................24
八、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5
九、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29
十、汽车动力性的检测标准 .........31
习题 ...........................................................41
任务2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检测 .............42
一、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42
二、不同工况的油耗 .....................43
三、燃料消耗量限值 .....................47
四、理论油耗 .................................51
五、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51
六、汽车节能的措施 .....................54
七、汽车燃料消耗检测数据处理 ...55
八、碳平衡法计算燃油消耗量 .....55
九、滑行距离的检验要求 .............56
习题 ...........................................................62
任务3 汽车的制动性检测 ....................63
一、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 .............63
二、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64
三、汽车制动时车轮的运动方式分析 ..65
四、汽车制动效能分析 .................67
五、汽车制动效能恒定分析 .........69
六、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分析 ....70
七、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71
八、影响制动性的主要因素 .........74
九、较常见的几种电控制动系统 ...77
十、制动检测标准 .........................77
习题 ...........................................................87
任务4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检测 .............88
一、轮胎的侧偏特性 .....................89
二、汽车的转向特性 .....................93
三、汽车的纵翻和侧翻 ...............102
四、汽车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 ...105
五、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 ...109
习题 .........................................................129
任务5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认识 ...........130
一、汽车安全技术概述 ...............130
二、汽车主动安全性 ...................130
三、汽车被动安全性 ...................134
四、GB 7258—2012提高了客车安全性要求 ...................................136
五、GB 7258—2012提高了重中型货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的运行安全技术要求 .......................138
习题 .........................................................140
任务6 汽车的舒适性检测 ..................141
一、汽车平顺性 ...........................142
二、汽车空气调节性能 ...............145
三、汽车乘坐环境与驾驶
操作性能 ...............................148
四、悬架装置工作性能的
诊断标准 ...............................154
习题 .........................................................157
任务7 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噪声检测 ....158
一、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159
二、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工况与限值(GB 18285—2005) .....161
三、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工况与限值 .......................................167
四、汽车噪声 ...............................169
五、汽车减排 ...............................172
习题 .........................................................190
任务8 汽车的通过性认识 ..................191
一、间隙失效与通过性的几何
参数 .......................................191
二、汽车通过性的支撑与牵引
参数 .......................................193
三、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194
习题 .........................................................196
任务9 汽车前照灯检测 ......................197
一、发光强度 ...............................197
二、前照灯的配光特性 ...............198
三、前照灯检测标准 ...................199
四、对汽车的照明、信号、仪表、
线路等用电设备要求 ...........199
习题 .........................................................207
任务10 汽车车速表检测 ....................208
一、车速表的工作原理 ...............208
二、车速表误差的测量 ...............209
三、车速表检测标准 ...................209
习题 .........................................................214
任务11 汽车使用可靠性检测 .............215
一、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
基本原图 ...............................215
二、汽车故障的定义 ...................216
三、汽车使用可能性的
检测方法 ...............................216
习题 .........................................................226
任务12 汽车的合理使用 ....................227
一、汽车在一般条件下的使用 ...227
二、汽车在走合期的使用 ...........229
三、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230
四、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232
五、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
使用 .......................................236
六、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
使用 .......................................238
七、汽车技术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41
八、《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242
习题 .........................................................244
附录A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 .........245
参考文献 .............................................248张琴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1.突出重点。根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的培养目标,突出实用,即对汽车检测报告单的性能内容做到会测、能解释、会运用,做到浅显易懂,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由于现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教材涵盖最新的汽车科技应用成果,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好培训使用。
2.专业性强。教材的许多内容依据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密切相关,教材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知识分层次、分技能、分台阶的指导思想,注意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综合应用,使其互相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强化衔接。教材编写过程中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深入浅出,将固有的知识融入任务实施过程中。同时教材注重实践环节的讲授,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直接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
4.产教结合。为保证教材的实用性,编写过程中不仅囊括最新的汽车检测技术与标准,而且与杭州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及浙江中通汽车公司等汽车维修企业紧密联系,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编写。
5.突出实用性、在内容上本着够用为度,实用为主,应用为主的原则,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强化操作规范和实践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6.特色明显。汽车理论知识以汽车各种性能为主线,实际操作以汽车检测报告单为依据。每单元前有教学目标,单元后有归纳总结、实训内容和要求、复习思考题和单元测验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