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 > 计算机大类

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指导

书号:9787113145620 套系名称: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吕江毅 刘敏杰 出版日期:2013-02-01

定价:36.00 页码 / 开本:236 /16

策划编辑:马洪霞 责任编辑:李小军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高职高专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在编写时,探索式地进行了具有日常实训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和理实一体课程实施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注重对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详尽和全面地介绍了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

            本书分五个学习领域,主要包括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教学指南、发动机机械拆装与检测实训、电控发动机检测实训、整车电气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和整车电控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等内容。本书采用以实训讲解内容的方式,能引导理实一体化教学。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自学和课外实践实训的指导教材。

  • "学习领域 一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教学指南1
    学习情境1汽车故障诊断原理认知1
    任务一汽车故障初识2
    任务二汽车故障诊断初识10
    学习情境2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实施20
    任务一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教学方法21
    任务二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学习方法24
    任务三现代轿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教学组织实施29
    学习领域二发动机机械拆装与检测实训33
    学习情境1发动机正时皮带的拆装检测与调整33
    学习情境2发动机水泵的检查与更换44
    学习情境3发动机气缸垫的检查与更换54
    学习情境4发动机机油泵拆装与检修75
    学习情境5发动机曲轴的拆装与检测86
    学习领域三电控发动机检测实训104
    学习情境1 发动机真空度测试104
    学习情境2发动机冷却系统渗漏检查115
    学习情境3发动机润滑系统压力检查119
    学习情境4发动机汽缸压力检测125
    学习情境5发动机汽缸漏气率检测130
    学习情境6发动机燃油压力调节器和压力保持能力的检测135
    学习情境7排气背压检测143
    学习领域四整车电器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149
    学习情境1电器元件的检测149
    任务一使用万用表测量导线的导通性149
    任务二对燃油泵继电器进行测量155
    任务三雪铁龙C5蓄电池的检测162
    任务四汽车发电机电压的测量169
    学习情境2整车电器故障诊断与检测174
    任务一威驰车前大灯不亮175
    任务二威驰车喇叭不响180
    任务三威驰车雨刷不工作184
    任务四威驰车鼓风机不工作189
    任务五威驰车玻璃不工作194
    任务六威驰车中控锁失效199
    学习领域五整车电控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205
    学习情境1电控传感器元件的检测方法205
    任务一爆震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05
    任务二电子节气门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MZ〗209
    任务三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13
    任务四曲轴、凸轮轴位置感器的检测方法216
    任务五水温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22
    任务六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24
    任务七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228
    学习情境2整车电控故障诊断与检测233
    任务一启动机不运转故障诊断233
    任务二发动机不启动——EMS无电源239
    任务三发动机不能启动——无高压火247
    任务四发动机不启动——燃油泵不工作253
    任务五发动机运行不良——个别气缸不工作259
    任务六发动机加速不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损坏266
    任务七CAN线故障诊断272
    参考文献278
    1?4?4液压机21

    1?4?5其他冲压设备22

    1?4?6冲压设备的选用23

    1?4?7冲压模具的安装与
    调整27


    思考题28

    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29

    2?1冲裁变形过程分析29

    2?2冲裁件质量分析31

    2?2?1冲裁断面质量及其
    影响因素31

    2?2?2冲裁件尺寸精度及
    其影响因素33


    2?2?3冲裁件形状误差及
    其影响因素34


    2?3冲裁间隙35

    2?3?1冲裁间隙的概念35

    2?3?2冲裁间隙的影响35

    2?3?3冲裁间隙值的确定36

    2?4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38

    2?4?1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原则38

    2?4?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方法39

    2?5冲裁排样44

    2?5?1材料利用率的计算45

    2?5?2排样方法45

    2?5?3搭边47

    2?5?4条料宽度49

    2?5?5排样图52

    2?6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52

    2?6?1冲裁力的计算52

    2?6?2冲裁附加力的计算53

    2?6?3压力中心的确定54

    2?6?4降低冲裁力的方法56

    2?7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58

    2?7?1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
    尺寸标注58


    2?7?2冲裁件的表面粗糙度59

    2?7?3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59


    2?8冲裁模的典型结构61

    2?8?1单工序冲裁模61

    2?8?2复合模67

    2?8?3级进模71

    2?8?4模具类型的确定72

    2?9冲裁模零部件设计75

    2?9?1工作零件设计75

    2?9?2定位零件84

    2?9?3卸料装置与出件装置91

    2?9?4模架98

    2?9?5连接与固定零件101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10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实训103

    2?10?1零件工艺性分析103

    2?10?2工艺方案的确定103

    2?10?3工艺计算104

    2?10?4模具结构设计105

    2?10?5模具总装图108

    思考题与实训题108

    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111

    3?1弯曲变形过程分析112

    3?1?1弯曲变形过程112

    3?1?2弯曲变形的特点113

    3?1?3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
    状态114

    3?2弯曲变形程度及其表示法115

    3?2?1弯曲变形程度分析115

    3?2?2最小弯曲半径117

    3?2?3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
    因素118

    3?2?4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
    的方法119


    3?3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120

    3?3?1弯曲件的精度120

    3?3?2弯曲件的材料121

    3?3?3弯曲件的结构工
    艺性121


    3?4弯曲件卸载后的回弹124

    3?4?1回弹现象及表现
    形式124


    3?4?2影响回弹的因素125

    3?4?3回弹值的确定126

    3?4?4减少回弹值的措施128

    3?5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131

    3?5?1弯曲中性层位置的
    确定131

    3?5?2弯曲件坯料尺寸的
    计算132

    3?6弯曲力的计算133

    3?6?1自由弯曲时的弯
    曲力133


    3?6?2校正弯曲时的弯
    曲力134


    3?6?3顶件力或压料力135

    3?6?4压力机公称压力的
    确定135

    3?7弯曲模的典型结构135

    3?7?1弯曲模及其分类135

    3?7?2V形件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35

    3?7?3U形件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37

    3?7?4Z形件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40

    3?7?5圆形件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41

    3?7?6


    形件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42

    3?7?7铰链件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45

    3?7?8级进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45

    3?7?9复合弯曲模的典型
    结构145

    3?8弯曲件的工序安排146

    3?8?1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原则147

    3?8?2典型弯曲件的工序
    安排147

    3?9弯曲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设计148

    3?9?1凸模圆角半径148

    3?9?2凹模圆角半径149

    3?9?3凹模深度149

    3?9?4凸、凹模间隙150

    3?9?5凸模与凹模横向尺寸
    及公差150

    3?10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实训151

    3?10?1零件工艺性分析152

    3?10?2工艺方案的确定152

    3?10?3工艺计算153

    3?10?4模具结构设计154

    思考题与实训题158

    第4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160

    4?1拉深变形过程分析160

    4?1?1拉深变形过程160

    4?1?2拉深过程中坯料各部分
    的应力应变状态1
    62

    4?2拉深成形障碍及防止措施164

    4?2?1起皱164

    4?2?2拉裂165

    4?2?3硬化166

    4?3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的
    确定166


    4?3?1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
    原则166

    4?3?2拉深件修边余量的
    确定166

    4?3?3简单旋转体拉深件
    坯料尺寸的确定167

    4?3?4复杂旋转体拉深件
    坯料尺寸的确定170

    4?4拉深件的工艺性170

    4?4?1拉深件的材料170

    4?4?2拉深件的公差等级170

    4?4?3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170

    4?5无凸缘圆筒形件拉深工艺
    计算171


    4?5?1拉深系数171

    4?5?2极限拉深系数172

    4?5?3拉深次数和工序
    尺寸174


    4?5?4以后各次拉深的
    特点177


    4?5?5拉深力177

    4?6有凸缘筒形件的拉深变形179

    4?6?1拉深系数180

    4?6?2有凸缘圆筒形件的
    拉深方法182

    4?7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变形183

    4?7?1阶梯圆筒形件的
    拉深183


    4?7?2曲面形状旋转体件
    的拉深184

    4?7?3盒形件的拉深186

    4?8拉深模的典型结构187

    4?8?1首次拉深模187

    4?8?2以后次拉深模188

    4?8?3双动拉深模189

    4?8?4落料拉深复合模190

    4?9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设计190

    4?9?1凸、凹模的圆角半径190

    4?9?2拉深模间隙191

    4?9?3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及公差192


    4?10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193

    4?10?1润滑193

    4?10?2热处理194

    4?10?3酸洗195

    4?11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实训195

    4?11?1零件工艺性分析195

    4?11?2工艺方案的确定195

    4?11?3工艺计算196

    4?11?4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计算197

    4?11?5模具结构设计198

    思考题与实训题201
    第5章其他成形工艺与成形模设计
    203

    5?1胀形工艺与模具结构203

    5?1?1胀形的变形特点203

    5?1?2胀形模的结构207

    5?2翻边工艺与模具结构209

    5?2?1内孔翻边209

    5?2?2外缘翻边214

    5?2?3变薄翻边216

    5?2?4翻边模结构217

    5?3缩口工艺与模具结构219

    5?3?1缩口的变形219

    5?3?2缩口的工艺计算220

    5?3?3缩口模的结构221

    5?4校平与整形222

    5?4?1校平222

    5?4?2整形224

    5?5冷挤压225

    5?5?1冷挤压分类225

    5?5?2冷挤压的特点227

    5?5?3冷挤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227

    5?5?4冷挤压变形程度229

    5?5?5典型挤压模具结构230

    5?6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实训233

    5?6?1零件工艺性分析233

    5?6?2工艺方案的确定234

    5?6?3工艺计算234

    5?6?4翻边模结构设计234

    思考题与实训题235

    第6章多工位级进冲压工艺与

    进模设计237

    6?1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和分类237

    6?1?1多工位级进模的
    特点和应用237


    6?1?2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238

    6?2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238

    6?2?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238

    6?2?2排样设计的内容238

    6?2?3冲切刃口设计239

    6?2?4工序排样241

    6?2?5多工位级进模排样的
    原则245

    6?3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245

    6?3?1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245

    6?3?2冲孔落料拉深级进模247

    6?4多工位级进模主要设计248

    6?4?1工作零件设计248

    6?4?2导正装置设计252

    6?4?3浮动托料装置252

    6?4?4卸料装置254

    6?4?5自动送料装置256

    6?4?6安全检测装置258

    6?5级进冲压工艺与级进模设计
    实训25
    9

    6?5?1零件工艺性分析259

    6?5?2工艺方案的确定259

    6?5?3工艺计算260

    6?5?4模具总装图263

    思考题与实训题264

    第7章冲压工艺设计
    266

    7?1冲压工艺设计概述266

    7?1?1冲压工艺设计的原始
    资料266

    7?1?2冲压工艺设计的主要
    内容和一般步骤266


    7?2冲压工艺设计过程266

    7?2?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266

    7?2?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267

    7?2?3设计冲压模具270

    7?2?4选择冲压设备272

    7?2?5编写工艺文件和设计
    计算说明书272

    7?3冲压工艺设计实例273

    7?3?1零件工艺性分析273

    7?3?2工艺方案的确定274

    思考题与实训题279
    参考文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