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识图
书号:9787113148942 套系名称: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张海霞 郭敏 出版日期:2012-08-01
定价:21.00 页码 / 开本:164 /16
策划编辑:祁云 责任编辑:祁云 马洪霞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高职高专
最新印刷时间:
本书总结了教学一线教师在工程图学教学中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近年来的教学研究及改革成果,同时汲取了兄弟院校同类教材的优点,力求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图学的新要求。
本书包括制图基本知识、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绘制、基本体投影及截切、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图学基本理论和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
本书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将传授实用的、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所编写的教材中。并力求突出岗位所需求的知识点、能力点、能力训练的步骤、评价标准等。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近机类专业工程识图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参考书。
为构建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在总结各高职高专院校多年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组织了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此书。
1.课程的研究对象
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技术基础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正投影理论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及其技术要求的图纸,称为图样。图样是制造机器、仪器和进行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器设备是根据图样加工制造的。如果要生产一部机器,首先必须画出表达该机器的装配图和所有零件的零件图,然后根据零件图制造出全部零件,再按装配图装配成机器。在工程技术中,人们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对象和设计思想。图样不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而且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图样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工程技术语言”。
课程的学习要求: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并能利用投影法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几何形体,图解空间几何问题;
培养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并研究如何在图样上标注尺寸;
培养用仪器绘图的能力;
培养空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课程的学习方法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比较注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既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根据“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各部分内容的特点,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学习方法:准备一套合乎要求的制图工具,并认真完成作业;按照正确的制图方法和步骤来画;认真听课,及时复习,要掌握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和投影分析方法,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看图、画图等问题的能力;注意画图与看图相结合,物体与图样相结合,要多画多看,逐步培养空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严格遵守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并具备查阅有关标准和资料的能力。
4.课程的内容组织安排上的特点
本教材突出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将传授实用的、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所编写的教材中。
本教材注重了简洁性。在编撰过程中,本着打牢基础、实际应用的原则,将诸多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就业最为有用的知识。
本教材突出了创新性。编写过程中对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和阐述方式方面均作了一些尝试,既注重理论性,又重视科学性、实用性。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为全面;内容编排强调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创新思维,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本教材由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张海霞、郭敏任主编,季学毅任副主编。郭敏编写了项目一、项目二、前言;张海霞编写了项目三、项目四、项目五、项目六、项目七;季学毅编写了项目八。张海霞对全书进行了统稿。
本教材由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李舒燕教授任主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谨表感谢。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谭银元、李舒燕、李奉香、易敏等院校领导、教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同时也参考了一些国内同类著作,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疏漏错误之处难以尽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
2012年5月项目一 制图基本知识 1
1.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1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2008) 1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3
1.1.3 字体(GB/T 14691—1993) 4
1.1.4 图线(GB/T 17450—1998) 5
1.2 尺寸标注 7
1.2.1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7
1.2.2 尺寸组成 7
1.3 尺规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11
1.3.1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等的应用 11
1.3.2 铅笔的修削 12
1.4 几何作图 13
1.4.1 正六边形的画法 13
1.4.2 斜度与锥度 14
1.4.3 圆弧连接 14
1.5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 15
1.5.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5
1.5.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6
1.5.3 平面图形的画法 16
1.5.4 尺规绘图的方法及步骤 17
项目二 简单物体三视图绘制 18
2.1 投影法 18
2.1.1 投影法概念 18
2.1.2 投影法的分类 18
2.1.3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19
2.2 视图 19
2.2.1 三面视图 19
2.2.2 三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20
2.2.3 三面视图绘制 21
2.3 三视图绘制举例 23
2.4 立体的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分析 25
2.4.1 立体表面点的投影 25
2.4.2 立体表面线的投影 28
2.4.3 立体表面平面的投影 32
项目三 基本体投影及截切 37
3.1 棱柱投影及截切 37
3.1.1 棱柱的组成(以正六棱柱为例) 37
3.1.2 棱柱的投影(以正六棱柱为例) 38
3.1.3 棱柱表面取点 38
3.1.4 棱柱截切 39
3.1.5 尺寸标注 41
3.2 棱锥投影及截切 42
3.2.1 棱锥的组成 42
3.2.2 棱锥的投影(以正三棱锥为例) 42
3.2.3 三棱锥表面取点 43
3.2.4 棱锥截切 43
3.2.5 尺寸标注 44
3.3 圆柱投影及截切 45
3.3.1 圆柱体的形成 45
3.3.2 圆柱体的投影 45
3.3.3 圆柱面上取点 46
3.3.4 圆柱截切 46
3.3.5 尺寸标注 49
3.4 圆锥投影及截切 50
3.4.1 圆锥的组成 50
3.4.2 圆锥的投影 50
3.4.3 圆锥表面取点 51
3.4.4 圆锥截切 52
3.4.5 尺寸标注 54
3.5 球体投影及截切 54
3.5.1 球体的形成 54
3.5.2 球体的投影 55
3.5.3 球体表面取点 55
3.5.4 球体截切 56
3.5.5 尺寸标注 58
项目四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 59
4.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59
4.1.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59
4.1.2 基本形体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60
4.2 圆柱和圆柱相交时交线的画法 62
4.2.1 求相贯线的方法及步骤 62
4.2.2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64
4.2.3 两正交圆柱相贯线的三种形式 64
4.3 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 65
4.3.1 形体分析法 65
4.3.2 叠加式组合体三面视图的画法 65
4.3.3 线面分析法 67
4.3.4 切割式组合体三面视图的画法 67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8
4.5 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72
4.5.1 看图时要注意的问题 72
4.5.2 看图的方法和步骤 75
项目五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80
5.1 表达机件外形的方法——视图 80
5.1.1 基本视图 80
5.1.2 向视图 81
5.1.3 局部视图 81
5.1.4 斜视图 82
5.2 表达机件内部结构的方法——剖视 83
5.2.1 剖视图 83
5.2.2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画法 85
5.2.3 剖切面的种类及方法 87
5.3 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 91
5.3.1 断面的概念 91
5.3.2 局部放大图 94
5.4 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94
5.5 综合应用 97
项目六 标准件和常用件 98
6.1 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98
6.1.1 螺纹的形成和加工 98
6.1.2 螺纹的五要素 99
6.1.3 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101
6.1.4 常用螺纹的类型及标注 103
6.2 螺纹紧固件的画法及标注 105
6.2.1 常见螺纹紧固件 105
6.2.2 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106
6.2.3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装配画法 107
6.3 键连接和销连接 109
6.3.1 常用链连接 109
6.3.2 销连接 111
6.4 齿轮 112
6.5 轴承 116
6.5.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 116
6.5.2 滚动轴承的画法和标注 117
6.6 弹簧 118
项目七 零件图 121
7.1 零件上的常见结构 122
7.1.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22
7.1.2 零件加工的工艺结构 123
7.2 零件的加工精度及其注法 124
7.2.1 表面粗糙度 125
7.2.2 极限与配合 127
7.2.3 几何公差 131
7.3 零件图的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133
7.3.1 画图前的准备 133
7.3.2 画图方法和步骤 133
7.4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35
7.4.1 看零件图的要求 135
7.4.2 看零件图的方法 135
项目八 装配图 137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37
8.2 装配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138
8.2.1 规定画法 138
8.2.2 特殊画法 140
8.2.3 简化画法 142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号及明细栏 142
8.3.1 尺寸标注 142
8.3.2 零、部件编号 142
8.3.3 明细栏 143
8.4 常见装配工艺结构 143
8.4.1 装配工艺结构 143
8.4.2 机器上的常见装置 144
8.5 装配图的绘制 145
8.5.1 装配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145
8.5.2 画装配图 149
8.6 读装配图 151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