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教材 > 创新创业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与实践

书号:9787113264963 套系名称:无

作者:许爱军 龙雄辉 陈勇 马睿 黄正午 出版日期:2020-06-01

定价:35.00 页码 / 开本:140 /16

策划编辑:韩从付 责任编辑:韩从付

适用专业:其他 适用层次:本科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现实问题、实践模式、未来愿景。全书共分4章,
    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现状与困境、探索与实践、理论模型与发展对策,
    逐步构建起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具有定位精准、内容简练,兼
    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本书适合即将走向社会开始创新创业的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在“双创空间”打拼的“创
    客”、高职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辅导教师,以及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的教练、辅导员
    参考阅读。同时本书对各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职业经理
    人和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各界人士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201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
    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推动全国高校双创
    教育蓬勃兴起,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水平发挥了重
    要作用。尤其是2012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人民群众的创造潜
    能得到充分激发,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势态,同时也对国
    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要求。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决策部署。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该意见正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
    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全面部署深化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
    知》(国办发〔2016〕28号),要求加大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推动科创融合发展。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
    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的
    回信中,说道:“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
    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正式明确了思政教育要与创新创
    业教育融合的要求。
    
    由此可见,无论是时代发展需要还是教育改革使然,都要求劳动者不
    仅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具备“有创新精神、有创业本领、有家
    国情怀”的劳动素质。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
    满足这个要求既是时代之需,更是应尽之责。但高职双创教育却普遍存在
    “学生参与意愿不强、价值取向功利化”的现象,凸显“学校双创普适教
    育和个性需求难以兼顾、双创训练载体单一”等突出问题。为此,迫切需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与实践
    
    II
    
    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着眼双创教育的瓶颈问题,遵循教书育人和技术
    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
    州铁职院”)历经近10年研究、改革与实践,找到了一条解决以上问题
    的有效途径。
    
    2010年5月,在国内双创教育兴起之初,广州铁职院就在花都工学
    结合示范园挂牌成立首个教师工作室,由此拉开双创教育师生同创的序幕。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把专业能人用命名的方式放到受人尊重和重视的位
    置,解决了师生同创的动力问题。为破解教师工作室过分依赖教师个人力
    量、双创教育改革难以为继的瓶颈,在教师工作室基础上,2012年开始
    建设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名字命名的双师工作室,双创教育由“一
    元”转向“二元”。至2014年底,建成双师工作室31个,出台工作室建设、
    项目管理、经费管理、考核细则、奖励办法等文件5个,保障了师生同创
    的顺利进行,确保了双创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依托广东省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广州
    铁职院在省内率先探索基于工作室的科创实践教育,坚持科创融合发展,
    依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研究”,在
    省内率先开展凸显德育功能的隐性课程研究,把隐性课程作为思想品德课、
    政治课等显性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强化技术技能人才的思政教育,坚持德
    育与修技并举。2016年9月,面向全体2016级新生开设《创新创业指导》
    必修课,标志双创通识教育开始全面实施。2017年11月,创新创业校内孵
    化园落成,科创实践教育载体由工作室变为工作室和孵化园并举。
    
    回首广州铁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四条改革实践思
    路。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高职双创教育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学
    生对双创教育不了解、不认可,造成参与意愿不强,或者参与者以“获得
    利润”为唯一目标,造成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二是学校只面向全体学
    生开展双创普适教育,缺乏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进阶式发展的问题;
    三是学校只注重搭建双创竞赛训练平台,缺乏考虑孵化成果的转移转化问
    题。其次,回答“为谁培养人”。高职双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
    
    
     
    前 言
    
    III
    
    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创业能力、有社会担当精神、有
    时代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诸多因素中,德育是首要的、根本
    的。因此,要把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形成思创融合机制,引导学生
    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对自身责任使命的认知,对人生发展价值的定位。这
    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放大学生的格局,进而抓住市场痛点和企业难
    点,用产品改变生活、改变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
    这个层面来看,思政引领有力地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再次,探
    索“怎样培养人”。高职双创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零散到
    系统的渐进发展过程。关于双创通识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已经深
    入人心。但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高
    职双创教育要改变传统的线性教育方式,建立通识教育、提升教育、精英
    教育的“金字塔式”分层分类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位于“底基”,受众是
    全体学生,旨在启蒙双创意识、培育双创精神;提升教育位于“中段”,
    受众是少数学生,旨在培养双创能力、锻造双创素质;精英教育位于“顶
    部”,受众是极少数学生,旨在提升企业运营能力,推动产品落地转化。
    从这个层面来看,分层分类培养有力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最后,
    廓清“由谁来培养人”。高职双创教育作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圈的一个
    环节,与社会、政策和投融资环境密不可分,校内教学研、社会产学研能
    否有效对接,成为双创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目前高职校内资
    源和社会资源存在交流壁垒、流通不畅,造成高职双创教育仅在教育体制
    内循环。为此,高职双创教育要主动拓展教育链、整合产业链、打通融资
    链,坚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创新要素跨界合作,汇聚教育资源
    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多方合作、交叉培养。从这个层面来看,通过协
    同育人机制搭建双创训练平台,有力回答了“由谁来培养人”的问题。
    
    在创新创业育人理念方面,广州铁职院坚持思政引领,将思政教育贯
    穿双创教育全程,实施增进双创情怀的课程思政工程,开展增强双创情结
    的“三进”(进贫困山区、进革命老区、进城市社区)计划,营造了昂扬
    向上的双创校园文化。在教学模式方面,围绕“学生、师资、课程、基地”
    四个核心要素,构建双创通识教育、专创融合教育、科创实践教育的分层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与实践
    
    分类教学模式,通过在三个阶段分别成立扁平化学生组织、设置不同课程
    内容、开展“训—赛—孵—战”四层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在育
    人机制方面,建立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创新要素协同育人机制,
    聚力搭建了进阶式双创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总体来看,广州铁职院抢抓双创教育蓬勃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从设
    立双创育人目标、凝练双创育人理念、构建双创教学模式、搭建双创训练
    平台等方面构建双创育人体系,全方位开展改革实践,成功探索了“思政
    引领、分层培养、平台支撑”的双创育人模式,解决了当前高职双创教育
    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创新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创新要素协同
    育人机制,实现了创新要素的双向流动与优化配置,形成了高效益的双创
    成果。本书就是广州铁职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
    
    全书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现状与困境、探索与实践、理
    论模型与发展对策四个章节。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构建起职业院校创新
    创业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具有“定位精准、内容简练,兼具前瞻
    性和实用性”等特点,适合即将走向社会开始创新创业的职业院校的学生、
    正在“双创空间”打拼的“创客”、高职院校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辅导教
    师,以及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的教练、辅导员参考阅读。同时本书对各行
    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对创新
    创业感兴趣的各界人士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的作者包括许爱军、龙雄辉、陈勇、马睿、黄正午,贺书品、何
    文娟、徐芳、申利民、陈雪梅、常沙沙、段艳、苏丹、杨进等参与了校对
    与完善工作,他们对本书的出版做出许多贡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参考并引
    用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的观点,并尽可能注明出处,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
    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有可能被遗漏,书
    中也难免存在不当之处,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许爱军
    
    2019年10月
  • 第1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1
    
    1.1 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1
    
    1.1.1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2
    
    1.1.2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3
    
    1.1.3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 …………………………………………………7
    
    1.2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8
    
    1.2.1 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 …………………………………………………8
    
    1.2.2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1
    
    1.3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逻辑 …………………………………………………26
    
    1.3.1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26
    
    1.3.2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规律 …………………………………………32
    
    第2章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5
    
    2.1 职业院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35
    
    2.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37
    
    2.2.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37
    
    2.2.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38
    
    2.2.3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39
    
    2.3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44
    
    2.3.1 职业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精准 ………………………44
    
    2.3.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不够健全 …………………………46
    
    2.3.3 职业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不够完善 ………………………49
    
    2.4 创业教育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业教育观念转型 ……………………51
    
    2.4.1 创业教育国际发展趋势 ……………………………………………5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与实践
    
    II
    
    2.4.2 我国创业教育的观念转型 …………………………………………56
    
    第3章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60
    
    3.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的构建 …………………………60
    
    3.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 ………………………………64
    
    3.2.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64
    
    3.2.2 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要素的建立 ……………………………………65
    
    3.2.3 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67
    
    3.2.4 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的运行 ……………………………………67
    
    3.2.5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成效 ……………………………………68
    
    3.3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69
    
    3.3.1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69
    
    3.3.2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71
    
    3.3.3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资源共享体系构建 ………74
    
    3.3.4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资源应用 
    ——以微课为例 ……………………………………………………76
    
    3.3.5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构建 …………………79
    
    3.4 “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思创融合实施路径 ……………………81
    
    3.4.1 “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思创融合的必要性 ………………81
    
    3.4.2 “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思创融合的困境 …………………82
    
    3.4.3 “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思创融合育人模式的构建 ………84
    
    3.4.4 广州铁职院思创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86
    
    第4章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模型与发展对策
    …
    …………………89
    
    4.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90
    
    4.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 ……………………………………92
    
    4.3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94
    
    4.3.1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内涵 ………………………………………95
    
    4.3.2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措施 ……………………………………97
    
    4.3.3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体制机制 ……………………………99
    
    
     
    目 录
    
    4.4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03
    
    4.4.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03
    
    4.4.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构建 ………………………107
    
    4.4.3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111
    
    4.4.4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 …………………………………114
    
    4.4.5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 ……………………119
    
    后记……………………………………………………………………………121
    
    参考文献………………………………………………………………………123
    
    
  • 许爱军等,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